原平市地处山西省北中部,东交太行,西连吕梁,南界忻口,北指雁门,全域总面积2560平方公里(其中建成区面积15.2平方公里)。辖7镇11乡3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,包括493个行政村、16个社区,总人口50.9万人,1993年撤县设市。是山西省首批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“双试点”、省直管财政改革试点,拥有“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”“全国文化先进市”“国家卫生城市”等国字号名片。2019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3.5亿元,财政总收入16.6亿元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.5亿元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261元、12074元。
区位交通优越。原平南距太原100公里,北离大同200公里,东至京津450公里。京原铁路、同蒲铁路、朔黄铁路、大西高铁穿境而过,108国道、338国道、大运高速、灵河高速、忻阜高速、忻保高速、大运公路纵横交错,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57公里,铁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7.4公里。距离五台山机场约30分钟车程,乘坐高铁4小时30分可直通北京。正在规划建设的通用机场,将为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自然资源富集。原平历来有“东山摇钱树、西山聚宝盆、中间米粮川”的美誉。境内富含煤、铁、铝、石灰岩等20余种矿产资源,煤炭储量29.94亿吨,铁矿储量2.14亿吨,铝土矿储量4447万吨,熔剂石灰岩966.12万吨。滹沱河、阳武河、大营温泉、秀云山泉,地上地下水源丰沛,水资源年可利用总量1.7亿立方米,是山西少有的富水县市之一。大营温泉热田面积22平方千米,有“华北第一泉”之称,氡、锶等微量元素含量居全国之首。天涯山风景区列入国家AAA级景区,滹沱河景区列入国家水利风景区,西神头华夏第一楸摘得“中国最美古树”桂冠,“古寺、古树、古村落”等文物旅游资源熠熠生辉。
产业基础坚实。原平是山西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,年产能1095万吨;是全国三大氧化铝生产基地,具备310万吨氧化铝生产规模;是全省电网南北联络的中心枢纽,年发电量91亿度;是全国最大的替代进口密封件生产基地,年产优质密封件1200万套;是全国著名的酥梨生产基地;年产水果6万吨,其中酥梨4万吨;是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”,年产粮食35万吨以上。全市煤电铝、装备制造、节能环保、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;“四能三气”(风能、太阳能、地热能、氢能;煤层气、生物质制气、煤矸石制气)的开发利用,开创出能源革命的崭新局面。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,是国家火炬原平煤机配套装备特色产业基地、山西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、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,形成现代煤化工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型环保三大主导产业。
历史文化厚重。原平自西汉设县,名贤俊杰光耀史册。文有开创中华宫体诗的班婕妤,编著《汉书》的班彪、班固、班昭,“坦腹晒书”的魏晋名士郝隆。东晋时期的慧远大师,不仅是净土宗的初祖,为佛教中国化做出重要贡献,而且还是卓越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,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进程。到当代,原平获赵树理文学奖的作家诗人近二十人,农民散曲社、农民书画协会、时光读书会、民俗文学研究会等一批民间艺术社团争奇斗妍,成为三晋乃至全国独特的文化现象。武有爱国名将续范亭,开国上将赵尔陆,用独轮小车推出淮海战役的黎玉,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签字的徐永昌,发布三军进驻香港令的总参谋长傅全有。近代自辛亥革命以来,走出国共两党将军180人。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,境内有国家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,凤秧歌、云胜锣鼓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原平因此有“ 三里九乡”(“ 慧远故里、三班故里、晋贤故里;净土宗文化之乡、将军之乡、书画之乡、中国炕围画之乡、中国诗歌之乡、中华散曲之乡、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乡、中国梨乡、中国湿地温泉之乡”)的美誉。